您的位置: 公安 >> 警察故事

胡锦文:坚守初心使命的高速交警

2019-08-07 09:08:13

 “身居闹市,锦衣华食是很多人的梦想,而他却留恋于偏僻的道路上重复着对陌生人的问候与关怀。当失控的车辆向死神逼近的时刻,他选择了用生命与时间赛跑。把别人的安危置于自己的生命之上,他用多年的坚守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公路守护神”。

    胡锦文,男,现年38岁,大学文化,三级警督警衔,玉溪市公安局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大风垭口中队中队长。自2005年2月参加工作14年来,胡锦文同志长期坚守在昆磨高速公路大风垭口中队,在最艰苦的交警岗位,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一名交警的初心使命——为群众营造安全、有序和畅通的高速公路行车环境。

    优秀的中队长 出色的工作业绩

从大风垭口中队的普通民警,到成长为一名优秀中队长,胡锦文同志用了10余年的时间。从大风垭口中队成立以来,胡锦文同志一直坚守在最艰苦的大风垭口中队,带领民警和辅警年复一年的坚守,24小时不间断的提示,160余万辆车的检查提示登记,160余万张“福”字安全提示贴的发放,用真心和真情,获得了群众的认可。

胡锦文荣誉墙

★2007年2月,被云南省公安厅评为“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先进个人”;

★2008年6月,被玉溪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玉溪市公安局评为“十佳民警”,同年,被玉溪市公安局授予“个人三等功”;

★2012年2月,被玉溪市委组织部等七部门联合表彰为“玉溪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2019年1月,被玉溪市公安局荣记“个人三等功”。

★2019年4月,被玉溪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第六届玉溪市道德模范”。

艰苦的环境 孕育出优秀儿女

一开始胡锦文和战友们住的是帐篷,夏天闷热难耐,冬天阴冷潮湿,下雨天上面下大雨,下面下小雨;昼夜温差大,白天40度以上的高温,夜里则非常的寒冷,穿着大棉衣依然牙齿打颤。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胡锦文和战友们没有一句怨言,一直默默地守护在那里。后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 2016年,大风垭口综合业务用房建成,胡锦文和同事们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办公楼办公。

艰苦的环境,并没有吓倒这一群坚强的汉子,而是更加投入、更加忘我的工作。

“师傅,您好!我们是玉溪交警,前面是连续27公里长下坡路段,大货车因刹车失控已造成100余起死亡事故……!”——这句话胡锦文和战友们每天要重复数百次,他们成了中国最唠叨的警察!

除了句句叮咛,送“福”也是另一种提示方式。一辆安徽籍大车的前挡风玻璃上已经贴了8个新旧程度不同的“福”字贴。民警问:“还需要再贴吗?”驾驶人说:“要贴,8个“福”字已经保了我8年的安全。8年来,在这条路上跑,我没有出过一次事,今年我还要再贴。”

危险时刻 用生命守护平安

2006年11月13日,正在执勤的胡锦文同志突然听到从墨江方向传来“轰轰”的巨响声,凭丰富的工作经验,他意识到有一辆失控车辆正快速驶来,很快一辆重型货车就呼啸着来到了眼前,他叫上同事跳上警车,鸣着警笛朝大货车追去,追上失控车辆后,立即话筒指挥驾驶人:“师傅,不要紧张,前面有自救匝道,很快就快到了。”紧接着胡锦文又驾驶警车超过失控车辆,追上前面的大客车,让大客车立即靠路肩停车,避免了追尾的危险。

紧急救援到这里还没有结束,胡锦文又继续驾驶警车一路为失控车辆开道,直到开到自救匝道,同时指挥沿途车辆靠路肩停车,共避免了四辆车被失控车辆撞到,挽救了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帮换轮胎 好人好事不胜枚举

2019年2月3日,天空下着小雨,胡锦文和战友在27公里长下坡路段巡逻。这时,突然发现在高速公路上停放着一辆小轿车,车上的人员都站在路边。胡锦文上前了解情况,原来是汽车爆胎了,但驾驶人自己不会换轮胎。胡锦文立即做好现场防护工作后,拿出巡逻车上的修理工具帮助驾驶人更换车胎,驾驶人一直说着“谢谢”,而这些小事,在胡锦文身上举不胜举:

对捡饮料瓶的大叔,“高速公路不能进来,太危险了,发生事故得不偿失。”

对骑自行车的外国朋友,“赶快上车,我们把你带到老公路上。”

对沿路行走的小姑娘,“你几天没吃饭了吧,来,先把热面条吃了,中队就是你的家。”

对大客车司机,“请你把这位打工的朋友带到昆明,到了昆明他就能找到老乡,这一百元钱作为车费。”

对受伤的司机,“你不要伤心,能保住性命已经万幸了,有什么困难就打这个电话。”

胡锦文和战友们也总是会听到这样的话:

“谢谢你们的提醒,我以后不再进入高速公路了。”

“谢谢中国警察,再见,玉溪交警。”

“谢谢交警叔叔,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谢谢你们,交警同志,你们是大好人,我会回来看你们的,祝好人一生平安。”

这就是胡锦文,一个普普通通的交警,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爱岗敬业、秉公执法、心系群众、爱洒社会,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最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最艰苦的岗位开出了最绚丽的花朵,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一名人民警察的人生价值,谱写了一曲“人民交警为人民”的凯歌。

【打印】【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委政法委员会
制作单位:玉溪网 滇ICP备1000047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