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绍忠(右一)向驾驶人讲解疫情防控知识
2月6日凌晨1点,玉溪的大街小巷格外安静,玉溪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大队一中队老交警刘绍忠下班回到居住小区。在楼道里,他下意识地把步子迈得轻一些,尽量不打扰到邻居。
经历了人生的坎坷与常年劳顿,40多岁的刘绍忠身躯不再挺拔。然而,一旦走进车流,融入自己一生挚爱的事业,他却完全是另外一个模样,坚定的目光里依稀可见当年的英姿,尤其那清脆洪亮的嗓音,总透着无穷的力量。
2月5日,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蔓延,防控形势愈发严峻。当天下午,刘绍忠值守的昆磨高速通站入口临时接到通知,要求一线民警全面落实“六必查”“三必须”,这是上级部门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疫情形势提出的最新防控举措。
这一举措对阻断外部传染源的进入非常重要。但随着防控卡点工作量倍增,民警个人的现场把控能力也面临巨大考验,一些外籍车辆驾乘人员或多或少带有情绪,处置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纠纷。对于入境车流量居全市之最的通站而言,执勤人员责任重大。
“这是哪一位的车,请稍微往右靠一点,不要挡住后面的车辆。”
“再倒,再倒,停。”
2月5日刘绍忠上中班,16时整,他准时到岗,第一时间找到刚刚接听指令的民警,详细询问了新一轮勤务模式的操作流程,便一头扎进熙熙攘攘的车流中。他的职责,是将重点省份的入境车辆一一分流出来,指挥驾驶人有序停放,然后进行排查登记,同时耐心地向驾乘人员宣讲当前的疫情防控政策。
“证件都收好了吗?再确认一下,你们出门在外,弄丢了很麻烦的。”
卡点车多人杂,加之外出的人们大多是年轻人,忘记带齐证件的现象时有发生,每次核对完身份信息,刘绍忠都要提醒他们当面检查一下行李和证件有没有收好。整整一个下午,他没完没了地步行往返于通站入口与出口之间,将一辆又一辆无法提供证明的外籍车辆引上高速,一个班下来,行走了两万多步。在这过程中,他收获了许多人的理解与配合,也承受了不少人的抱怨与纠缠。
“上高速的方向,大部分驾驶人其实是知道的,即使不知道也有导航帮忙,为什么要一车一引导,主要是一小部分人到了出口又悄悄调头进城。”刘绍忠说。
谈到卡点的工作,刘绍忠并没觉得有多苦,也不会为少数人的误解感到憋屈,倒是对漂泊在外的游客存有一份怜爱之心。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夜幕降临之时,车流渐渐退去,卡点播放的宣传录音萦绕在刘绍忠的耳畔,勾起了他沉痛的回忆——两年前,刘绍忠上初中的孩子不幸患病去世,在那段阴暗的日子里,他深切体会到了来自全社会的关爱,也正是这份关爱支撑着他重新站立起来。让疫情的阴霾早日散去,让感染的人群重获新生,这是刘绍忠这段时间的心愿,也是他投身疫情防控的决心与动力!
(冯俊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