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一名女生通过网络金融平台(p2p)“名校贷”,以裸照、身份证、借条和手机通信录为抵押的方式借款5000元(实际拿到3500元),借款时限为一个星期。借款到期后,该女生因无法偿还,“名校贷”业务人员介绍她又向网络金融平台上的另一家贷款公司借款还“名校贷”本息。该女生以这样的方式前后向六家小贷公司借款还债,家住山区的父母得知情况后,一家人偿还了六家小贷公司共10万余元后再无偿还能力,但又怕贷款公司以发裸照威胁,走投无路之下来到公安机关报案。
警方提醒:一些商家以“零首付”、“零利息”等低门槛、低成本进行诱导欺骗,刻意隐瞒借款的真实风险,对资费标准、逾期滞纳金、违约金等条款模糊处理,等真正签约借款或发生逾期后,借款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校学生应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杜绝奢侈浪费、相互攀比,应对网络借贷风险有充分认识,谨慎使用、保护个人信息,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谭绍平)
编辑:李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