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风采人物 | 队伍建设

陈丽:用爱温暖一个家

2016-01-08 19:11:04

  在云南省发起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涌现出不少典型,家住元江县的陈丽就是其中一位。在平凡的生活中,陈丽演绎着不平凡的日子,她用她的善良和勤劳诠释着“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这句话,用爱撑起一个家,用执着和坚韧践行着中华儿女孝敬父母的美德。

  真情温暖家人

  陈丽在家庭中是孝顺儿媳。1990年陈丽和丈夫结婚后不久,公公因肺癌晚期住院,陈丽一面独自面对难以忍受的妊娠反应,一面在每天下班后往返于医院和家里,给住院的公公做饭送饭、精心护理,休息日则全天伺候。尽管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巨额医疗费,公公三个多月后还是撒手人寰,留下了体弱多病的婆婆(丈夫的继母)和还未成家的小妹、年幼的小叔子,陈丽和丈夫从此便承担起照顾婆婆和小妹、小叔子的重任。

  作为长嫂的陈丽,把小叔子从农村接到县城读书,当作自己的儿子般培养,小叔子大专毕业后顺利参加了工作。之后无论是在工作中、生活上,还是在感情上,陈丽始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引导他。

  在日常生活中,陈丽对婆婆尊敬有加,从结婚至今从未和婆婆红过脸。婆婆患有严重的风湿关节炎,仅2014年就先后四次住院治疗,陈丽身体力行和弟妹们共同承担伺候婆婆的义务和责任,直到婆婆痊愈回家。

  1991年7月19日,护理陈丽坐月子的母亲突发脑溢血,因抢救无效离世,留下年迈而双眼失明的外婆和三个还在读书的弟弟、妹妹。父亲从事公安工作,根本没时间和精力照顾外婆,陈丽夫妇便担起了照顾外婆的责任,夫妇俩一边抚养年幼的女儿,一边照顾年迈的外婆。外婆因腰椎间盘突出严重,一发病就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都要人帮忙才能解决。夫妻俩每天早上帮外婆处理大小便、洗脸、擦身,晚上接医生来做治疗,每次都是两个多月后才能慢慢恢复。

  时间一晃过去十多年,退休的父亲已过花甲之年。突如其来的灾难又发生了——陈丽四弟在玉溪外出学习时突发脑溢血,经医生多方抢救才保住了生命。出院后,作为大姐的陈丽将四弟接到家里休养,天天帮他做康复训练。在陈丽夫妇和其他弟妹的精心照料下,四弟恢复得很快,半年后生活基本能自理了,但劳动能力却完全丧失了,而弟媳已和四弟离婚,照顾四弟和他上幼儿园的儿子的重任又落到了陈丽夫妇和年过花甲的老父亲身上。

  用爱诠释幸福

  在家庭中,陈丽倾注了所有的真心与真情。在社会中,她也积极争做一个对社会有益,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文明公民。无论是单位号召爱心捐赠,还是同事邻里有困难,陈丽都积极参与到为社会捐赠爱心活动中。

  多年来,夫妻俩参与无偿献血3次;在汶川地震、鲁甸地震、抗旱救灾、寒冬送温暖、捐资助学等一系列捐助活动中,无偿捐赠钱物累计近万元。同时,夫妻俩还出资2400元为老家南岔村公房购置了几十套饭桌和碗筷。丈夫在新农村建设中,还积极为挂钩联系村协调资金87000元,新建了550米的文明巷道,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得到了村民的好评和称赞。2011年,陈丽家被元江县平安家庭创建领导小组授予“平安家庭”创建示范先进户称号。

  作为一名检察官,陈丽出色地完成了所有工作任务,多次被市、县评为先进工作者,先后被评为元江县检察院年度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

  回到家里,家庭管理的重担几乎全部压在了她的肩上,但她从无怨言,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承担着教育女儿的责任。平时两口子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工作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与婆婆宽容相处,对家庭中的每位成员真诚相待。

  二十多年来,陈丽始终带着一颗善解人意的心,以吃苦耐劳的精神、热爱家庭的本能,把这个家庭安排得井井有条,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家里总是充满着和谐的气氛,笑声不断,得到了街坊邻里的羡慕和赞扬。陈丽这个小家庭,在众多亲朋好友、同事邻里的帮助下,虽经历着磨难的洗礼,全家人的心却贴得更紧了。

  牵手相伴25个春夏秋冬,陈丽夫妻俩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用爱和执着撑起了这个家,用自己的真诚、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陈丽一家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记者  李铎业  文/图)

【打印】【关闭
Copyright 2013-2016 版权所有:中共玉溪市委政法委员会 玉溪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
制作单位:玉溪网  滇ICP备1000047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