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万元花费换不来双方的理解,是检察官的真情调解让我们重拾信任。”元江县一起山林权属纠纷案件的当事人感慨地说道。
近日,元江县检察院成功化解一起跨度七年的山林权属纠纷,促成56.79余万元补偿款分配协议落地。该案涉及当地某乡某村民小组五户村民与集体之间的征地补偿争议,历经三级法院五年诉讼未能止争,累计诉讼支出超30余万元,双方矛盾陷入“无解循环”。
【诉求背后藏症结 调查摸清矛盾源】

2018年初,元江县某水库项目启动后,因历史林权证登记争议,被征用林地的五户村民与村集体产生权属分歧。原有四至界限因水库项目施工损毁难以复勘,使得矛盾进一步激化,乡政府多次调解未果。2019年至2023年,赵某某等二村民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长达五年维权之路、双方30余万元诉讼成本,让村民间的关系降至冰点,成为影响当地基层稳定的“顽疾”。
【检察智慧寻突破 多元调解促共赢】

2023年7月,赵某某等二村民向元江县检察院申请检察监督,请求检察机关督促相关部门处理赵某某等村民与村小组之间的山林权属纠纷,并支付征地补偿款共计92万余元。案件受理后,元江县检察院高度重视,组建 “检察长+专班” 攻坚团队,通过五次实地勘查、联动自然资源等部门,精准锁定矛盾焦点。创新采用“监督+调解”双轨模式,整合公开听证、检察建议、多元调解等手段,搭建“政府+村民+司法”三方对话平台,为纠纷的化解注入了强大的检察动能,力求突破案件困局。
【检察温度暖民心 补偿兑付破寒冰】

经检察机关及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争议双方最终放下成见、达成共识,签订了补偿分割协议。根据协议,村小组将向赵某某等两户村民支付补偿款56万余元。目前,已兑付21万余元。
(来源:元江县人民检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