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龙福旺 姚军)
九龙村坐落在峨山县塔甸镇东南部的深山里,是个偏僻的彝家山寨,全村共有275人。去年3月,全省各地组织开展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教育工作,使峨山县公安局的民警和这里老乡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随着“四群”教育工作的开展,民警深入到九龙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进一步查民情、访民意、听民声、解民忧。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根据村里的实际困难,峨山县公安局民警开展了捐资建水窖、捐资助学、慰问困难群众、免费为联系户照“全家福”等一系列爱民活动,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深受群众好评。一年来的“四群”教育工作中,通过一项项爱民帮扶活动,民警视群众为父老,群众把民警当亲人,群众与民警建立了深厚的警民鱼水情,群众心中装着热心的民警,民警心中装着朴实的乡亲。群众来县城办事主动与民警联系,民警下乡也主动到联系户家里坐坐,拉家常、谈生产、谈工作,日久生情,恰似一家。
春节期间,民警们满怀热情先后到25家户困难联系户家中慰问,向群众传递关爱,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在长期的工作和交往中,一方面拉近了群众与民警之间的距离,增进了感情;另一方面增强了群众与民警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在治安大队民警的联系户中有这样一户人家,年近80岁的鲁朝芳老人与身患残疾的43岁儿子鲁正福相依为命,过着极为艰苦的生活。鲁正福智力障碍、肢体残疾,行动不便且又没有文化,几乎没有出过门。多年来,鲁朝芳老人一直想给儿子办一个残疾证申请农村低保,解决自己百年后儿子的基本生活保障,但是智力障碍且肢残的儿子不知道找哪个部门办理,也不知道需要些什么手续。就这样,年复一年,43岁的鲁正福仍然没有申办残疾证。当了解到老人的这个愿望后,民警利用轮休时间,驱车近两个多小时来到塔甸镇九龙村,将鲁正福接到县城,带着他做体检、肢体伤残鉴定,后到像馆照证件照,到县残联填报残疾证申请审批表。
带着行动不便的鲁正福顺利办完残疾证的各项审批手续时,已是下午4点,民警将鲁正福送到峨山客运站,给他买了一张返回塔甸镇的车票,将他送上班车。此时,平时不善表达的鲁正福热泪盈眶,嘴角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来源:玉溪新闻网
编辑:沈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