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长安网
您当前位置: 县区政法
峨山:践行“三抓”推动“四转变”赋能社会治理
2025-04-02 09:08:47

峨山县委、县政府始终将基层社会治理作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为突破口,创新实施“333”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查风险、除隐患、保稳定、促发展”专项行动,切实扛牢“稳字托底”主责主业,全力打造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社会治安风险防控、公共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治理平台。

640

全县建成综治中心87个(县级1个、乡级8个、村级78个),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四个转变”。峨山县先后五次荣获云南省先进平安县、2023年创建第一批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近年来位居全省全市前列。

640

创新“333”工作思路夯实治理基础

突出“三定”,明晰权责抓落实

一是定人员。县级构建“1+5+N”模式:由县委政法委1名分管领导负责综治中心工作统筹;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5个部门分管领导共同管理综治中心,形成强大的管理合力;住建、人社等多家单位按照“N”的模式轮驻,推动医调委、物调委等行业性调解组织入驻,建立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心理咨询等专家人才库,采取预约或点单的方式按需提供专业服务。

640 (1)

二是定职责。聚焦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制定《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工作职责及受理事项范围》,县级突出“一站式”综合性服务、乡级突出“实战”化解防控、村级突出“一线预警”前沿哨所作用,明确挂职副书记以及综治专员、网格员等职能职责,并编制了《网格员手册》《综治专员手册》,确保责任到人、责权对等。推动做好矛盾纠纷排除化解、特殊群体服务管理、命案防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等工作,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

640 (1)

三是定流程。进一步优化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工作流程,明确从排查发现问题、受理登记、信息上报、研判预警、分流交办、处置反馈等环节的具体操作规范,形成“前端统一受理、中端分级交办、末端办结反馈”的工作闭环,解决诉求分散、登记重复、责任不清等问题。明确各部门在综治工作中的协同责任,形成紧密配合、协同作战的工作体系,确保综治工作纵向贯通、横向联通。

640 (2)

聚力“三合”,夯实基础抓保障

一是资源整合。将县信访局整体迁入县综治中心,统筹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有关功能,推动“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实现群众诉求、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真正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二是力量聚合。充分发挥政法委员、挂职副书记、派出所所长、司法所长、平安法治办工作人员组织、协调、联动作用,统筹社区民警、治保员、调解员、社工、网格员、志愿者等基层力量,推动治安防控、民生服务、风险排查一体化运作,有效提升了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能力。

三是平台融合。依托“云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加快整合“雪亮工程”“云智警”“云智调”等平台,构建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快捷流转、警情预警预知、隐患就地化解。建立县、乡、村三级指挥调度中心,定期对社会治安形势进行研判调度,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640 (3)

强化“三规范”,完善体系抓提升

一是规范建设标准。县级综治中心设置“一厅五室”(群众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处室、法律服务室、视频监控研判室、指挥调度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在综合服务大厅设信访接待、公共法律服务、警调服务、检察服务、诉讼服务、综合服务等窗口,为群众提供专业化服务。全县8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与派出所、司法所融合建设,采取一室多用的方式设置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处室、法律服务室等功能室。78个村(社区)在深化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实体改革的基础上,依托警务室、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设置矛盾纠纷调处室等功能室,推动综治中心向基层延伸。构建起县委领导、政府统筹、政法委主抓、相关部门参与的“共建共享、统筹联动、实体运行”工作格局,全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640 (4)

二是规范运行机制。结合实际建立完善首问责任、工作例会等7项工作制度和研判预警、领导包保等8项运行机制。用好“派单、吹哨、督办”三项权力,确保综治中心“有权做事”。对汇集到综治中心的风险隐患常态化开展研判,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进行分级管理,做到“三分三明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进行分流交办。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14天攻坚化解了1起历时10年的股权转让纠纷,推动风险隐患实质化解。

三是规范工作台账。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主体责任,规范重点人和重点事“两张清单”,“一案一策”“一事一策”落实化解稳控措施,对风险隐患实行滚动排查、及时化解、闭环管理、动态清零,有效保障了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和落实。

实现“四个转变” 提升治理效能

自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以来,峨山县基层社会治理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治理主体从“单兵作战”转向“协同共治”,打破部门之间壁垒,形成治理合力;二是工作模式由“各自为政”转变为“协同联动”,实现信息共享、工作协同;三是治理成效从“局部优化”迈向“整体提升”,全县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四是治理方式从“短期应对”转变为“长效治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治理成果,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得到提升。

锚定新目标 开启治理新征程

下一步,峨山县将围绕玉溪市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从实战便民、科技赋能、队伍培优三方面发力,将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纠纷“集散地”、多元化解“桥头堡”和社会治理“晴雨表”,实现党建引领规范化、平台融合一体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服务群众精细化、平安建设系统化的目标,为峨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法力量。

来源:峨山县委政法委

编辑:王一婷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滇ICP备10004706号-1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