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平县新化乡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乡级综治中心“实战化”职能定位,按照“平台整合、力量盘活、机制融合”思路,大胆探索,创新建立“433”运行机制,推动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3个部门一处办公、一体运转、一键启动、实战处置,进一步巩固提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质效。
以整合促协同构建“一体化”治理新格局
新化乡打破部门壁垒,推动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三部门”深度融合,通过人员、职能、资源、工作的“四个整合”,实现力量聚合、效能倍增。人员集中办公、统一调度,破解“各自为战”难题;职能重组优化,设立矛调、治安等专职岗位,确保权责清晰;阵地共建共享,推动“七个共用”,降低行政成本;机制联动闭环,建立“六项机制”和“3+N”联调模式,确保矛盾化解在早、在小。“一体实战”模式,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了治理的协同性和响应速度。
以队伍强基础激活“末梢神经”治理动能
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人。新化乡聚焦“三支队伍”建设,夯实治理根基。压实综治专员责任,通过考核细则和前置调解程序,推动矛盾就地化解;发挥基层治理专干优势,依托其专业能力实现风险动态管理;创新网格员激励制度,以“一案一补”和晋升通道激发积极性。这些举措不仅解决了基层“人少事多”的困境,更通过权责明晰、奖惩分明的制度设计,推动治理力量真正下沉到村组一线。
以精准防风险提升“源头防控”能力水平
针对基层高发的婚恋纠纷、山林矛盾等风险,新化乡以普法教育、严格执法、能力提升为切口,推动防控关口前移。一方面,创新“以案释法”形式,通过短视频、赶集日宣传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另一方面,强化执法培训和跨部门协作,树立执法权威。同时,结合本地实际,申报专项培训课程,提升干部应对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纠纷等特殊情形的能力,提高治理的精准性和前瞻性。
以实效验成果彰显“共建共治”治理优势
经过实践检验,新化乡的探索取得了“反应快、化解易、预防好”的显著成效:联动响应时间压缩96.67%,陈年纠纷逐一破解,警情同比下降10%。从联合出警20分钟化解运输纠纷,到多部门协作避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风险,案例证明,整合式治理能够快速响应复杂问题,而“调前三个讲清楚”等工作法,则通过标准化流程提升了调解成功率。这些成果不仅验证了机制创新的必要性,更展现了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转变。
来源:新平县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