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市首个实现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全面进驻公安系统的县(市、区),玉溪市易门县通过阵地前移、机制创新、力量整合,以“综治+警务”协同共治的新模式,为平安社会建设注入强劲动能,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你看这张土地证上的红线,地界划分应该以排水沟为基准……”在浦贝乡派出所综治中心调解室,因为田埂地界问题引发纠纷,工作人员手持图纸与双方一同前往田间地头。通过现场丈量、档案核查、证人问询等环节,纠纷缘由逐步厘清,原本争执不下的双方也开始冷静协商。这一幕,正是易门县创新推行“综治中心全入驻派出所” 机制后的日常场景。
据了解,易门县以“全市率先完成综治中心入驻派出所”为突破口,推动治理资源深度整合。县级综治中心整体迁入县公安局办公区,联动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7家常驻单位组建“一站式”专班,实现纠纷调处、法律咨询、信访接待等功能“一厅通办”;7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全部与派出所“同址办公、同频调度”,形成“15分钟应急响应圈”。
浦贝乡党委副书记、综治中心常务副主任孙贵涛表示:“根据《玉溪市‘干字当头 稳字托底 干部示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浦贝乡综治中心于3月1日起与派出所、司法所融合办公。融合后,乡矛盾纠纷化解从之前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各自为战,转变为协同发力、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信息来源更广泛、更及时,排查化解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群众满意度提升,社会治安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依托“综治+警务”融合优势,自机制运行以来,县级派单处置效率提升40%,16件“老大难”问题实现清零。这一“警格+网格+志愿力量”的多维联动模式,在龙泉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已取得良好实效,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实践样本。
龙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综治中心常务副主任徐春明说:“龙泉街道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矛盾纠纷点多、面广、量大,排查化解难度大。按照《玉溪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三年行动方案》要求,龙泉街道综治中心于3月中旬完成与派出所融合办公,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矛盾纠纷共同处置。落实周分析、月调度工作机制,有效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矛盾不上交,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中屯社区居民王勇说:“前段时间我家建房与邻居产生纠纷,多部门帮忙协商,最终结果我很满意。”
为破解基层治理法律专业瓶颈,易门县打出“政法力量下沉”组合拳。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每月派驻1名班子成员“轮值坐诊”,针对征地拆迁、家庭暴力等复杂矛盾提供法律支撑;乡镇综治中心创新“老支书调解团”“乡贤评理堂”等特色品牌,全县26名基层调解员持证上岗。
“落实市委要求,7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全部与派出所融合建设,实现场所、人员力量、机制融合,提升乡级综治中心实战能力,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中共易门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戴为说道。
下一步,易门县将继续深化“清单化+数字化”管理,深化三级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建设新画卷。
来源:易门县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