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长安网
您当前位置: 政法园地 >> 政法风采
张雪梅:让安全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2025-02-18 09:12:08

7

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

□ 通讯员 张有才 文/图

“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这是泰戈尔的诗,也是张雪梅的人生信条。

张雪梅,玉溪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交通事故对策和宣传教育大队民警,从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15载,她总是把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在增强人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的道路上用心耕耘,让安全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美丽的花。

从新手到行家

2010年,张雪梅从车管所调整到宣传教育科工作。第一次接触到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如何拍照、如何采访、如何写作、如何开展宣传,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新的挑战。张雪梅坚持先学一步,积极向科室同志请教。“写新闻稿件要五个要素齐全才生动。”“照片构图有对称构图、三角形构图等,要突出重点。”张雪梅认真学习、耐心记录,拿起相机实操。

刚到科室没多久,中心城区就下起了暴雨,那是张雪梅第一次记录暴雨下交警站在积水中疏导交通,将放学的孩子转移到安全地带;环卫工人守住非机动车道上不断冒水的下水道口;驾驶人用自己的新车拦住了被水冲走窨井盖的下水道口,为其他车辆开辟安全通道。这些鲜活的场景,让张雪梅忘记了自己淋着雨站在积水中,只是用衣服遮住相机镜头,不停地按动快门,记录下这些精彩瞬间。

面对全新的工作、陌生的领域,不是科班出身的她,从撰写每一篇稿件、拍摄每一张照片、录制每一段影像、讲好每一堂交通安全课入手,通过不断学习与挑战,不论是开展主题宣传、举办文艺晚会,还是稿件写作、日常宣传、微信编辑运维都能轻松完成,一步步完成了从宣传“小白”到行家里手的蜕变。

甘做“幕后小编”

虽然不是一线执勤人员,但高速公路、中心城区、高考考场门口、大街小巷执勤岗位等都留下了张雪梅和同事的足迹。他们用镜头记录执勤民警真实的工作情况,捕捉第一手素材,用文字记录精彩瞬间。

2023年,为强化农村事故源头预防,开展突出民族文化、地域特色以及接地气的玉溪交警特色宣传,张雪梅带领拍摄团队深入各县(市、区)公安交管大队,从澄江九村到新平戛洒再到通海兴蒙……1个多月的时间,她带领拍摄团队走进6个村寨马不停蹄地拍摄。她既是驾驶员,又是联络员,还是策划及编导,每天早上出发,夜幕降临后才能回到家。通过派出所、交警、民间文艺团队等“喊话”交通安全宣传,制作推出了《傣家小卜冒双语喊麦 阿哥阿妹听我款!》《九村派出所所长90秒“土味”喊话》《峨山甸中花灯唱跳:交通安全听好了!》等音视频,用歌声、家乡话、唱跳传递交通安全知识,内容通俗易懂、简单直接,亲和力爆棚,受到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好评。

选择源于热爱

每次进村入户开展宣讲活动,张雪梅都会做足准备,提前收集当地近期发生的交通事故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警醒身边人,将违法载人、不戴头盔、酒后驾驶等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融入游戏中,让群众在互动体验中认识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

“走过路过交通安全不要错过,是我们走村入寨宣讲最常说的一句话。每当看到村民专注的眼神和积极参与互动的那一刻,心里就会有种自豪感,知道今天的宣传入心了,有人听进去了。”张雪梅说起进村宣讲感慨道。

张雪梅热爱文艺,积极投身到与文艺有关的各种活动中。2019年8月,公安部组织开展了全国公安系统文艺汇演,由玉溪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创作的花灯小品《半夜相亲》脱颖而出,被选中并前往内蒙古参加汇演。张雪梅积极参与节目排练、演出,圆满完成参演人员后勤保障工作,该节目最终获银奖。在参加省公安厅组织的“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讲述云南公安故事主题活动中,她和合唱团女警深情演绎的《花开忘忧》合唱曲目获得褒奖。

多年来,张雪梅始终坚持“交通安全参与者在哪,宣传工作就做到哪”的工作理念,依托“美丽乡村行”“九个万”等宣传警示教育活动,走村入寨、进校入企,开展分众化、分龄化交通安全宣传。同时,将一线执法、专项整治、交通安保中的温暖故事和工作成效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报道出来。当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个普法场景、事故现场、暖心画面,当走进一场场巡回宣讲课堂,让更多的人在事故案件中得到警醒,在感动中理解交警执法,在普法中知道安全出行的重要性,这或许就是做好交通安全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意义。

编辑:王一婷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滇ICP备10004706号-1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