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导员李素苇和他的功勋犬(玉溪市公安局供图)
玉溪市公安局警犬基地有一群特别的“汪星人”,它们浑身散发出一股严肃的气场,令人不敢靠近。它们个个骁勇善战,是警方执行追捕、治安防范的“超级武器”。
□ 李春丽
“神犬奇兵”个个身怀绝技
玉溪市公安局警犬基地位于红塔区马拉山,基地沿山坡而建,一排排红顶白墙的建筑,便是这些警队“汪星人”的住所,里面居住着70只正在服役的警犬。每只警犬都有自己独立的“宿舍”,每一间犬舍的墙壁上,都标有这只警犬的姓名、芯片号、性别、品种和用途。虽然并未执行任务,但在宿舍里的警犬却保持着高度警惕,目光锐利、气场强大,即便在驯导员的陪同下,普通人也不敢靠近。
警犬驯导员李素苇说,训练基地附近的山上有山泉水,很多市民都会到这里打水。今年4月的一天,市民杜先生和家人开车到山上打山泉水,返回时,发现停在路边的车窗玻璃被砸,车上的包被盗走。警犬驯导员带着警犬“君略飞”,通过气味追踪搜索,在附近山里的一个树洞里找到了被盗窃者丢弃的杜先生的包以及证件等物品。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味,通过反复的训练,警犬对气味的灵敏度会不断提高,帮助警方破案。”李素苇说,目前的仪器设备尚不能代替警犬的人体气味追踪、鉴别、搜索物证、搜捕嫌疑人的作业能力及示警、威慑作用。而且警犬技术与仪器设备检验结果是重要的互补和印证。
6岁的马里努阿犬“小飞”是一只物证搜索犬。驯导员对它进行物证搜索训练,将手里的钢笔放在了一处草丛里,“小飞”在一本笔记本上嗅了嗅,仅仅用了30多秒的时间,就在草丛里搜寻到“遗落”的钢笔。
李素苇说,要成为这样一只自律又超能的警犬,除了需要有天赋,还要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和严格选拔。狗狗们要经过怎样的选拔机制,才能成为一只优秀的警犬?李素苇说,要成为一只优秀的警犬,在犬的每一个生长节点,都要进行专业的训练,错过了这些关键时期再训就非常难了。
“犬才”选拔: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狗狗们要获得穿上“制服”的资格,首先要拿到进入“警犬学院”的入学资格,这首先需要对品种、健康等进行考核。目前,我国的警用犬有八个品种,玉溪警犬基地饲养的警犬有昆明犬、马里努阿犬、拉布拉多犬、史宾格犬、罗威纳犬、德国牧羊犬六个警用品种。
符合警用品种的狗狗在出生时,就要面临第一轮的选拔,身体健壮的便会被挑选为警犬队的候选队员。等狗娃们长到2个月的时候,生长过程中出现不符合品种特征的将进行一轮淘汰。当狗娃们2至4个月的时候,将接受初期训练,这时,驯导员们将对狗娃们的性格、环境适应能力、勇敢程度、嗅觉灵敏度等进行“考试”,通过者将获得进入“警犬学院”深造的机会。
获得深造的“幸运儿”将被放到农户的家中进行社会化锻炼,这个过程中,它们将尽可能地接触到生活中可能见到的东西,比如鸡、鸭、车子等,李素苇将这个阶段称为“长见识”。他告诉笔者,这个社会化饲养的过程中也会对狗娃们进行多轮测试。通过层层“考试”留下的狗娃,已经具备了作为警犬的最基本特质,它们将获得被地方警犬基地挑选的“入场券”。
到了地方警犬基地,驯导员们将根据受训犬性格和喜好不同,因犬施教。这个阶段里,狗娃们将进行为期3个月的基础技能训练,让它们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有个基本了解。接下来9个月的“实习期”将根据它们的特质进行专项训练,实习期结束后,这些狗狗们已经长成了英姿飒爽的“准战士”了。这时,它们将迎来狗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通过这次“专业考试”的狗狗,将成为一只拥有编制的“公务员”狗狗。
警犬日常:吃得苦中苦,方为狗上狗
成为“公务员”狗狗不等于就端上了“铁饭碗”,迎接它们的,将是日复一日更为专业的训练,以此来提高战斗力。“警犬学到的东西,若不勤加练习,时间一长就会忘记,所以驯导员会对警犬进行反复的训练,让它的嗅觉更灵敏,身体更灵敏凶猛。”李素苇说,服役期满的警犬,才会停止训练,在基地里养老直至离世。
在训练场上,警犬“皮皮”从摆放在水泥地上的50多个行李箱中,准确地找出了两只夹层里藏有“导火索”的箱子。李素苇说,“皮皮”是一只搜爆犬,要达到这样的水平,要经过上万次的训练。
据介绍,目前,玉溪警犬基地有70只正在服役的警犬,它们各自身怀绝技,在追踪、鉴别、物证搜索、搜毒、搜爆等领域屡立战功,由于成绩突出,警犬“山豹”“终结”“啊迪”等被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评定为一级功勋犬,多只警犬被表彰为二级、三级功勋犬,玉溪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大队多次被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表彰为昆明片区警犬工作先进集体。